孵囝的所在

August 20, 2021
kap 朋友分享

孵囝的所在

陳柏壽牧師

16/08/2021

 

我佇雲林古坑的溪邊厝出世大漢,彼間老廟是阮莊里一切活動kah精神的中心,無論是拜拜、giâⁿ鬧熱、做戲,差不多我攏有佇hia。廟內特別一項代誌是我一世人袂忘記得的,就是正身頂面大樑頂,燕仔 用嘴瀾(chhùi-nōa)kap土角做出來的巢,一年過一年,燕仔某攏會佇遐孵卵生囝,藍色的卵,鳥仔大漢 ,飛去,因就擱生第二水。Tiàⁿ-tiàⁿ看著鳥仔囝猶袂曉飛,摔落去土腳,鳥仔爸母就佇土腳,慢慢á kā教,慢慢á kā扶,一直到鳥仔囝家己會曉飛出去為止。逐年因攏會轉來這間廟仔,因為這是因徛家的所在,全莊的人嘛攏款待因真好。

 

想著阮過去的人生,阮二翁仔某對台灣、日本搬到美國逐所在,做四个巢,生四个囝,有公的有毋的,去到佗位阮就去揣路、揣材料、揣厝,佳哉上帝保庇,互阮平安孵卵生囝,到今互因飛去全世界因愛去的所在。世間人咧款待阮,親像阮莊里的人咧款待hia-ê轉來做巢的燕仔仝款,給阮扶持照顧,互阮平安生長大漢。阮一世人有經過真濟艱苦、戳折、著磨、悲傷;但是就是因為經過chia-ê,阮才體會著會當安心、做巢、孵卵、生囝的幸福。

 

最近因為疼風去互阮附近一個台灣人針灵醫生看病,技術真好。入去病院就看見一仙紅色小關公佇壁頂,二邊有紅色電火。吳醫師講伊細漢的時老母就下願欲互伊做關公的契囝。不管伊對關公的信仰如何,濟少這仙關公互伊心靈有安心,伊就按呢平順處理阮chia-ê患者。我感覺關公滯(tòa)佇這間病院的厝瓦腳就親像燕仔滯佇阮廟內仝款,不但互關公真安定,也互流浪到美國的吳醫師真安心。

 

猶太人佇久長亡國的歷史中,最後建立因家己的聖殿,是何等歡喜滿足的代誌。因佇聖殿中敬拜上帝,但是詩人用來描寫聖殿的尊嚴最好最實感的方式,是經過篾(bi̍h)佇聖殿內做巢的鳥,來講起上帝的愛kah憐憫。容允燕仔kah雀鳥來聖殿內做巢變做上帝的愛的體現,厝鳥的厝的安心,kah上帝的神聖kah尊嚴是同一體。詩篇84篇寫講:「我的上帝啊,佇你神聖的坐位邊,有雀鳥仔揣著家己的巢,有燕仔揣著孵囝的所在,因為滯佇你的厝,就有平安kah福氣」(詩84:3-4)。

 

佇New York做牧師的時,有一擺邀請萬佛會的宗聖法師來阮衛鄉教會禮拜,伊剃和尚頭,身穿袈紗,伊設的宣傳台灣獨立的地下電台,拄好去互國民黨禁台,所有廣播器材攏互KMT沒收去,伊徛起來第一句話就講:「我轉來遮禮拜,就親像轉來家己的厝!」。對這位流浪天涯無位好去的法師,伊佇上帝的厝內,就是親像燕仔歇佇阮溪邊厝的廟內,真正平安。

 

世界去到toh-ūi雨水攏是冷的,社會人情攏現實的,人生到處風湧較濟,但是聖經中繼續教咱講:世間猶久有安心歇睏孵卵的所在,就是彼個會當遮風避雨的廟仔kah教會的厝跤。佇hia無論風颱落雨,無論外口樹仔掃甲東倒西歪,無論溪水一直漲高,無論世情按怎冷淡,無論生命到尾會有死亡,上帝猶久互咱有所在孵卵生囝,囝會大漢,猶擱會飛出去,猶會當為咱繼續戰鬥,行頭前的路,kah風湧車拼,所以咱佇這世間的頭前路,猶閣充滿希望,咱著愛有信心,繼續向前。

kap 朋友分享

No Comments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ranslate »
Web Design MymensinghPremium WordPress ThemesWeb Development

懷念秀蘭姊 (New York 衛鄉教會敬告)

April 19, 2016April 19, 2016

各位鄉親朋友:

我們所愛戴,思念的秀蘭姊,已於 Las Vegas 時間八點零五分,在她深愛的丈夫,子女及教會牧長會友,聖歌隊的歡送中離開,蒙天父恩召回天家。 耀勳兄說,那一刻,秀蘭恢復了她美麗的面孔,安然地睡了。

我們慶幸曾經分享過她燦爛的一生,她的熱情,幽默的談笑,愛故鄉台灣,堅強的信仰,令人感動的禱告詞,還有一手好菜滷肉,,,,這些都會留在我們的記憶中,永遠地懷念她。

讓我們繼續為耀勳兄及全家禱告,求主安慰保守,勇敢地面對再來的明天。

衛鄉教會敬告

公募聰美姐記念基金會「印信」、「表徽」(logo)啟事

March 11, 2016March 11, 2016

列位讀者:

二十幾年來咱遵守聰美姐遺留的精神,繼續進行台灣語言文字化以及啟蒙振興台灣精神的工作。現在咱著創造一個代表咱基金會精神的表徽:代表默默做工、恬恬獻身的聰美精神。

希望有心的兄姊大家向這方向做伙來思考,創造一個適當咱的內涵,做咱對外的印信或表徽。有結果的時,咱基金會會準備好的感謝。請提供恁的尊貴的意見用e-mail或批信,寄互任何一位基金會負責人。感謝。

聰美姐記念基金會 敬致